imgboxbg

全国咨询热线:13937198593

imgboxbg

热门搜索词:玉米DDGS    棉籽粕    大豆粕    芝麻粕     蛋白粉     胚芽粕

产品搜索:

搜索
搜索

新闻动态

华冠生物

郑州华冠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三全路59

号院1号楼100号

电话:0371-65608811

传真:0371-65608811

邮箱:office@86feed.com

/
-
加工工艺参数对水产颗粒料耐水

加工工艺参数对水产颗粒料耐水

  • 分类:新闻资讯
  • 作者:
  • 来源:饲料天地
  • 发布时间:2024-03-28 10:06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加工工艺参数对水产颗粒料耐水 摘 要 试验研究了原料粉碎粒度、调质温度、后熟化时间、入模水分和环模压缩比五个因素对水产颗粒料耐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通常鱼用饲料的粉碎粒度过40目(0.425 mm)≥95%、调质温度控制在85 ℃以上、原料入模水分在14%~16%、后熟化时间为10~15 min,环模压缩比在15左右为宜;②河蟹配合颗粒饲料的粉碎粒度过80目≥90%、调质温度控制在80~90 ℃、原料入模水分在17%~20%、后熟化时间在20~30 min、环模压缩比在18~20为宜;③对虾配合颗粒饲料的粉碎粒度过80目≥90%、调质温度控制在80~90 ℃、原料入模水分在17%~20%、后熟化时间在20~30 min、环模压缩比在18~22为宜。 水产饲料的耐水性,也叫水中稳定性,是指水产颗粒料在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保持组成成分不被溶解和不散失的性能,是衡量水产饲料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耐水性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表征了水产饲料在水中的保形性、可摄取性、不溃散性、不溶性,一般以一定时间内饲料在水中的散失量与饲料总量之比的百分数表示(即散失率或溶失率)。影响水产饲料耐水性的因素较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饲料自身的质量,亦可称为内在质量因素,主要取决于原料选择,包括适宜的淀粉、粗纤维和水分含量及粘合剂等;②加工工艺条件的影响,包括粉碎粒度、调质温度、环模压缩比等;③饲料投放的养殖水体。本试验主要讨论加工工艺参数对水产颗粒料耐水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见表1) 本试验在南通巴大饲料有限公司水产饲料生产线上进行,样品取自该公司现生产销售的不同配方的三种水产饲料各一组,饲料均采用相同的生产工艺流程,避免了加工工艺的改变对饲料耐水性的影响。 1.2 颗粒料溶失率的测定方法 1.2.1 仪器与设备 恒温烘干箱;天平,感量为0.01 g;立式搅拌器;量筒,500 ml;温度计,精度为0.1 ℃;秒表;自制圆筒形网筛,网筛框高6.5 cm,直径10 cm,金属筛网孔尺寸应小于被测饲料颗粒直径。 1.2.2 试验步骤 称取10 g试料(准确至0.1 g)放入已备好的圆筒形网筛内,然后置于水深为5.5 cm的容器中浸泡,水温为(25±2) ℃,然后把网筛从水中缓慢提升至水面,又缓慢沉入水中,使饲料离开筛底,按各养殖对象颗粒饲料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浸泡时间。如此反复三次后,取出筛网,斜放沥干附水,把网筛内饲料置于105 ℃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同时,称取一份未浸水同样试样的试料(对照料),置105 ℃烘箱内烘干至恒重,按公式计算。每个试样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计算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数值表示至一位小数,允许相对误差≤4%。 式中:S——溶失率(%); m1——对照料烘干后质量(g); m2——浸泡料烘干后质量(g)。 1.3 试验数据的处理 使用DPS统计软件对各个指标进行分析,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以P<0.01(差异极显著)、P<0.05(差异显著)作为差异显著性判断标准。 2 结果与讨论 2.1 原料粉碎粒度对颗粒料耐水性的影响 试验测定原料粉碎粒度对颗粒饲料耐水性的影响。材料采用表1中提供的配方,三种饲料采用相同的加工工艺流程,即采用二次粉碎工艺,首先用锤片式粉碎机进行粗粉碎,之后再进行微粉碎。在保持同一产品的配方和加工工艺不变的情况下,取同一品种的饲料各3组,对其进行耐水性试验,测定三种饲料的溶失率,试验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淡水鱼颗粒饲料的溶失率随着原料粉碎粒度从28目增加到80目而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也就是饲料的耐水性呈逐渐提高的趋势,但是,当原料粉碎粒度从36目增加到 40目时,溶失率降低的速率较从40目增加到60目时的溶失率降低的速率要高。考虑到生产实际中的经济性,淡水鱼料的粉碎粒度控制在40目左右为宜。河蟹和对虾颗粒饲料的溶失率随着原料粉碎粒度从40目增加到120目也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在实际生产中同样考虑生产的经济性和河蟹及对虾本身对原料粒度的要求,一般将河蟹和对虾颗粒料的原料粉碎粒度控制在80目较为合适。 2.2 调质温度对颗粒饲料耐水性的影响 调质是一个短时高温过程,调质温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物料的制粒特性和颗粒饲料的质量。该工艺采用多级调质,在保持原料粉碎粒度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原料的调质温度,测定其耐水性。饲料配方仍采用表1中提供的配方,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三种颗粒料当调质温度达到90 ℃时,再增加调质温度对饲料溶失率的影响并不是十分显著。虽然整体上随着调质温度的增高饲料的溶失率降低,但由于水生动物采食习性的不同,虾、蟹均为底栖性动物,习惯在水底采食,虾、蟹的另一个采食习性是“啃食”或“舔食”,这就要求饲料有良好的耐水性并柔软易食。硬颗粒鱼料采用投饵机喂食,投饵后立刻被吞食,水中稳定性一般保持8~10 min左右;河蟹和对虾料投入水中后,沉入水底,虾、蟹慢慢食用,水中稳定性一般保持在1~2 h左右。因此,并不是溶失率越低越好。根据鱼类生长特点、大规模生产需要及养殖户的要求,实际生产中我们通常选用:鱼用颗粒料调质温度控制在85 ℃以上;河蟹颗粒料调质温度控制在80~90 ℃;对虾配合颗粒料调质温度控制在80~90 ℃为宜。 2.3 后熟化时间对颗粒料耐水性的影响 后熟化一方面能促使淀粉进一步糊化,另一方面也可使在制粒工序产生的颗粒裂纹糊合,提高颗粒料的质量。该工序将会对颗粒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具体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淡水鱼料的后熟化时间保持在10~15 min为宜;河蟹颗粒料后熟化时间在20~30 min;对虾配合颗粒料后熟化时间在20~30 min。 2.4 入模水分对颗粒料耐水性的影响 原料在压制颗粒之前进行调质,通过饱和蒸汽的湿热处理,改善原料中的水分含量,使其易于制粒成型。入模水分的高低反映了调质的强弱程度,当入模水分低于14%时,只有模辊间隙为0.3 mm可进行有效制粒,但生产率偏低,电耗偏高。当模辊间隙增大为1.0 mm时,入模水分高于7.5%就很难进行有效制粒,另外,由于制粒和随后的冷却过程可去除的水分有限,过高的入模水分将使颗粒饲料很难达到安全储藏水分,因此,不宜采用过高的入模水分。入模水分的高低还直接关系到颗粒饲料耐水性的高低,本试验所测定的入模水分与饲料耐水性的关系如图4所示。 从图4可以看出:鱼用饲料原料入模水分在14%~16%、河蟹颗粒料原料入模水分在17%~20%;对虾配合颗粒料原料入模水分在17%~20%为宜。 2.5 环模压缩比对颗粒料耐水性的影响 环模压缩比也称为压模孔的长径比,随着压模厚度的减小,颗粒生产率会显著提高,电耗降低,但颗粒质量亦随之降低。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粒化系数过低,另一方面对颗粒饲料耐水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环模长径比对饲料产品的外观质量影响较大,主要是物料在环模孔内挤压时间长短引起的,长径比越大,挤压时间越长,物料温度偏高,产品颜色偏深;长径比越小,挤压时间越短,物料温度不高,产品颜色偏浅,且成品颗粒料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水生动物的采食和饲料的有效利用率。本试验研究了环模压缩比对颗粒饲料耐水性的影响,结果见图5。 从图5中可以看出:三种颗粒料的溶失率均随着压缩比的增大而呈下降趋势。实际生产中,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淡水鱼颗粒料的环模压缩比以15左右为宜;河蟹颗粒料环模压缩比在18~20;对虾颗粒料环模压缩比在18~22较为合适。 3 结语 本文仅在实验的条件下研究了原料粉碎粒度、调质温度、后熟化时间、入模水分含量及环模压缩比对水产颗粒料耐水性的影响。实际生产过程中影响颗粒料耐水性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所添加的粘合剂类型、后喷涂的工艺类型以及油脂添加量的多少等,只有合理的工艺流程和可靠的工艺参数相结合才能不断提高颗粒饲料的质量。(参考文献:略,作者:程秀花 杨应举)   来自:饲料天地    

加工工艺参数对水产颗粒料耐水

【概要描述】加工工艺参数对水产颗粒料耐水

摘 要 试验研究了原料粉碎粒度、调质温度、后熟化时间、入模水分和环模压缩比五个因素对水产颗粒料耐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通常鱼用饲料的粉碎粒度过40目(0.425 mm)≥95%、调质温度控制在85 ℃以上、原料入模水分在14%~16%、后熟化时间为10~15 min,环模压缩比在15左右为宜;②河蟹配合颗粒饲料的粉碎粒度过80目≥90%、调质温度控制在80~90 ℃、原料入模水分在17%~20%、后熟化时间在20~30 min、环模压缩比在18~20为宜;③对虾配合颗粒饲料的粉碎粒度过80目≥90%、调质温度控制在80~90 ℃、原料入模水分在17%~20%、后熟化时间在20~30 min、环模压缩比在18~22为宜。

水产饲料的耐水性,也叫水中稳定性,是指水产颗粒料在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保持组成成分不被溶解和不散失的性能,是衡量水产饲料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耐水性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表征了水产饲料在水中的保形性、可摄取性、不溃散性、不溶性,一般以一定时间内饲料在水中的散失量与饲料总量之比的百分数表示(即散失率或溶失率)。影响水产饲料耐水性的因素较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饲料自身的质量,亦可称为内在质量因素,主要取决于原料选择,包括适宜的淀粉、粗纤维和水分含量及粘合剂等;②加工工艺条件的影响,包括粉碎粒度、调质温度、环模压缩比等;③饲料投放的养殖水体。本试验主要讨论加工工艺参数对水产颗粒料耐水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见表1)



本试验在南通巴大饲料有限公司水产饲料生产线上进行,样品取自该公司现生产销售的不同配方的三种水产饲料各一组,饲料均采用相同的生产工艺流程,避免了加工工艺的改变对饲料耐水性的影响。

1.2 颗粒料溶失率的测定方法

1.2.1 仪器与设备

恒温烘干箱;天平,感量为0.01 g;立式搅拌器;量筒,500 ml;温度计,精度为0.1 ℃;秒表;自制圆筒形网筛,网筛框高6.5 cm,直径10 cm,金属筛网孔尺寸应小于被测饲料颗粒直径。

1.2.2 试验步骤

称取10 g试料(准确至0.1 g)放入已备好的圆筒形网筛内,然后置于水深为5.5 cm的容器中浸泡,水温为(25±2) ℃,然后把网筛从水中缓慢提升至水面,又缓慢沉入水中,使饲料离开筛底,按各养殖对象颗粒饲料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浸泡时间。如此反复三次后,取出筛网,斜放沥干附水,把网筛内饲料置于105 ℃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同时,称取一份未浸水同样试样的试料(对照料),置105 ℃烘箱内烘干至恒重,按公式计算。每个试样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计算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数值表示至一位小数,允许相对误差≤4%。



式中:S——溶失率(%);

m1——对照料烘干后质量(g);

m2——浸泡料烘干后质量(g)。

1.3 试验数据的处理

使用DPS统计软件对各个指标进行分析,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以P<0.01(差异极显著)、P<0.05(差异显著)作为差异显著性判断标准。

2 结果与讨论

2.1 原料粉碎粒度对颗粒料耐水性的影响

试验测定原料粉碎粒度对颗粒饲料耐水性的影响。材料采用表1中提供的配方,三种饲料采用相同的加工工艺流程,即采用二次粉碎工艺,首先用锤片式粉碎机进行粗粉碎,之后再进行微粉碎。在保持同一产品的配方和加工工艺不变的情况下,取同一品种的饲料各3组,对其进行耐水性试验,测定三种饲料的溶失率,试验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淡水鱼颗粒饲料的溶失率随着原料粉碎粒度从28目增加到80目而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也就是饲料的耐水性呈逐渐提高的趋势,但是,当原料粉碎粒度从36目增加到 40目时,溶失率降低的速率较从40目增加到60目时的溶失率降低的速率要高。考虑到生产实际中的经济性,淡水鱼料的粉碎粒度控制在40目左右为宜。河蟹和对虾颗粒饲料的溶失率随着原料粉碎粒度从40目增加到120目也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在实际生产中同样考虑生产的经济性和河蟹及对虾本身对原料粒度的要求,一般将河蟹和对虾颗粒料的原料粉碎粒度控制在80目较为合适。



2.2 调质温度对颗粒饲料耐水性的影响

调质是一个短时高温过程,调质温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物料的制粒特性和颗粒饲料的质量。该工艺采用多级调质,在保持原料粉碎粒度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原料的调质温度,测定其耐水性。饲料配方仍采用表1中提供的配方,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三种颗粒料当调质温度达到90 ℃时,再增加调质温度对饲料溶失率的影响并不是十分显著。虽然整体上随着调质温度的增高饲料的溶失率降低,但由于水生动物采食习性的不同,虾、蟹均为底栖性动物,习惯在水底采食,虾、蟹的另一个采食习性是“啃食”或“舔食”,这就要求饲料有良好的耐水性并柔软易食。硬颗粒鱼料采用投饵机喂食,投饵后立刻被吞食,水中稳定性一般保持8~10 min左右;河蟹和对虾料投入水中后,沉入水底,虾、蟹慢慢食用,水中稳定性一般保持在1~2 h左右。因此,并不是溶失率越低越好。根据鱼类生长特点、大规模生产需要及养殖户的要求,实际生产中我们通常选用:鱼用颗粒料调质温度控制在85 ℃以上;河蟹颗粒料调质温度控制在80~90 ℃;对虾配合颗粒料调质温度控制在80~90 ℃为宜。

2.3 后熟化时间对颗粒料耐水性的影响

后熟化一方面能促使淀粉进一步糊化,另一方面也可使在制粒工序产生的颗粒裂纹糊合,提高颗粒料的质量。该工序将会对颗粒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具体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淡水鱼料的后熟化时间保持在10~15 min为宜;河蟹颗粒料后熟化时间在20~30 min;对虾配合颗粒料后熟化时间在20~30 min。

2.4 入模水分对颗粒料耐水性的影响

原料在压制颗粒之前进行调质,通过饱和蒸汽的湿热处理,改善原料中的水分含量,使其易于制粒成型。入模水分的高低反映了调质的强弱程度,当入模水分低于14%时,只有模辊间隙为0.3 mm可进行有效制粒,但生产率偏低,电耗偏高。当模辊间隙增大为1.0 mm时,入模水分高于7.5%就很难进行有效制粒,另外,由于制粒和随后的冷却过程可去除的水分有限,过高的入模水分将使颗粒饲料很难达到安全储藏水分,因此,不宜采用过高的入模水分。入模水分的高低还直接关系到颗粒饲料耐水性的高低,本试验所测定的入模水分与饲料耐水性的关系如图4所示。



从图4可以看出:鱼用饲料原料入模水分在14%~16%、河蟹颗粒料原料入模水分在17%~20%;对虾配合颗粒料原料入模水分在17%~20%为宜。

2.5 环模压缩比对颗粒料耐水性的影响

环模压缩比也称为压模孔的长径比,随着压模厚度的减小,颗粒生产率会显著提高,电耗降低,但颗粒质量亦随之降低。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粒化系数过低,另一方面对颗粒饲料耐水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环模长径比对饲料产品的外观质量影响较大,主要是物料在环模孔内挤压时间长短引起的,长径比越大,挤压时间越长,物料温度偏高,产品颜色偏深;长径比越小,挤压时间越短,物料温度不高,产品颜色偏浅,且成品颗粒料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水生动物的采食和饲料的有效利用率。本试验研究了环模压缩比对颗粒饲料耐水性的影响,结果见图5。



从图5中可以看出:三种颗粒料的溶失率均随着压缩比的增大而呈下降趋势。实际生产中,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淡水鱼颗粒料的环模压缩比以15左右为宜;河蟹颗粒料环模压缩比在18~20;对虾颗粒料环模压缩比在18~22较为合适。

3 结语

本文仅在实验的条件下研究了原料粉碎粒度、调质温度、后熟化时间、入模水分含量及环模压缩比对水产颗粒料耐水性的影响。实际生产过程中影响颗粒料耐水性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所添加的粘合剂类型、后喷涂的工艺类型以及油脂添加量的多少等,只有合理的工艺流程和可靠的工艺参数相结合才能不断提高颗粒饲料的质量。(参考文献:略,作者:程秀花 杨应举)

 

来自:饲料天地

 

 

  • 分类:新闻资讯
  • 作者:
  • 来源:饲料天地
  • 发布时间:2024-03-28 10:06
  • 访问量:
详情

加工工艺参数对水产颗粒料耐水

摘 要 试验研究了原料粉碎粒度、调质温度、后熟化时间、入模水分和环模压缩比五个因素对水产颗粒料耐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通常鱼用饲料的粉碎粒度过40目(0.425 mm)≥95%、调质温度控制在85 ℃以上、原料入模水分在14%~16%、后熟化时间为10~15 min,环模压缩比在15左右为宜;②河蟹配合颗粒饲料的粉碎粒度过80目≥90%、调质温度控制在80~90 ℃、原料入模水分在17%~20%、后熟化时间在20~30 min、环模压缩比在18~20为宜;③对虾配合颗粒饲料的粉碎粒度过80目≥90%、调质温度控制在80~90 ℃、原料入模水分在17%~20%、后熟化时间在20~30 min、环模压缩比在18~22为宜。

水产饲料的耐水性,也叫水中稳定性,是指水产颗粒料在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保持组成成分不被溶解和不散失的性能,是衡量水产饲料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耐水性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表征了水产饲料在水中的保形性、可摄取性、不溃散性、不溶性,一般以一定时间内饲料在水中的散失量与饲料总量之比的百分数表示(即散失率或溶失率)。影响水产饲料耐水性的因素较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饲料自身的质量,亦可称为内在质量因素,主要取决于原料选择,包括适宜的淀粉、粗纤维和水分含量及粘合剂等;②加工工艺条件的影响,包括粉碎粒度、调质温度、环模压缩比等;③饲料投放的养殖水体。本试验主要讨论加工工艺参数对水产颗粒料耐水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见表1)

本试验在南通巴大饲料有限公司水产饲料生产线上进行,样品取自该公司现生产销售的不同配方的三种水产饲料各一组,饲料均采用相同的生产工艺流程,避免了加工工艺的改变对饲料耐水性的影响。

1.2 颗粒料溶失率的测定方法

1.2.1 仪器与设备

恒温烘干箱;天平,感量为0.01 g;立式搅拌器;量筒,500 ml;温度计,精度为0.1 ℃;秒表;自制圆筒形网筛,网筛框高6.5 cm,直径10 cm,金属筛网孔尺寸应小于被测饲料颗粒直径。

1.2.2 试验步骤

称取10 g试料(准确至0.1 g)放入已备好的圆筒形网筛内,然后置于水深为5.5 cm的容器中浸泡,水温为(25±2) ℃,然后把网筛从水中缓慢提升至水面,又缓慢沉入水中,使饲料离开筛底,按各养殖对象颗粒饲料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浸泡时间。如此反复三次后,取出筛网,斜放沥干附水,把网筛内饲料置于105 ℃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同时,称取一份未浸水同样试样的试料(对照料),置105 ℃烘箱内烘干至恒重,按公式计算。每个试样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计算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数值表示至一位小数,允许相对误差≤4%。

式中:S——溶失率(%);

m1——对照料烘干后质量(g);

m2——浸泡料烘干后质量(g)。

1.3 试验数据的处理

使用DPS统计软件对各个指标进行分析,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以P<0.01(差异极显著)、P<0.05(差异显著)作为差异显著性判断标准。

2 结果与讨论

2.1 原料粉碎粒度对颗粒料耐水性的影响

试验测定原料粉碎粒度对颗粒饲料耐水性的影响。材料采用表1中提供的配方,三种饲料采用相同的加工工艺流程,即采用二次粉碎工艺,首先用锤片式粉碎机进行粗粉碎,之后再进行微粉碎。在保持同一产品的配方和加工工艺不变的情况下,取同一品种的饲料各3组,对其进行耐水性试验,测定三种饲料的溶失率,试验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淡水鱼颗粒饲料的溶失率随着原料粉碎粒度从28目增加到80目而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也就是饲料的耐水性呈逐渐提高的趋势,但是,当原料粉碎粒度从36目增加到 40目时,溶失率降低的速率较从40目增加到60目时的溶失率降低的速率要高。考虑到生产实际中的经济性,淡水鱼料的粉碎粒度控制在40目左右为宜。河蟹和对虾颗粒饲料的溶失率随着原料粉碎粒度从40目增加到120目也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在实际生产中同样考虑生产的经济性和河蟹及对虾本身对原料粒度的要求,一般将河蟹和对虾颗粒料的原料粉碎粒度控制在80目较为合适。

2.2 调质温度对颗粒饲料耐水性的影响

调质是一个短时高温过程,调质温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物料的制粒特性和颗粒饲料的质量。该工艺采用多级调质,在保持原料粉碎粒度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原料的调质温度,测定其耐水性。饲料配方仍采用表1中提供的配方,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三种颗粒料当调质温度达到90 ℃时,再增加调质温度对饲料溶失率的影响并不是十分显著。虽然整体上随着调质温度的增高饲料的溶失率降低,但由于水生动物采食习性的不同,虾、蟹均为底栖性动物,习惯在水底采食,虾、蟹的另一个采食习性是“啃食”或“舔食”,这就要求饲料有良好的耐水性并柔软易食。硬颗粒鱼料采用投饵机喂食,投饵后立刻被吞食,水中稳定性一般保持8~10 min左右;河蟹和对虾料投入水中后,沉入水底,虾、蟹慢慢食用,水中稳定性一般保持在1~2 h左右。因此,并不是溶失率越低越好。根据鱼类生长特点、大规模生产需要及养殖户的要求,实际生产中我们通常选用:鱼用颗粒料调质温度控制在85 ℃以上;河蟹颗粒料调质温度控制在80~90 ℃;对虾配合颗粒料调质温度控制在80~90 ℃为宜。

2.3 后熟化时间对颗粒料耐水性的影响

后熟化一方面能促使淀粉进一步糊化,另一方面也可使在制粒工序产生的颗粒裂纹糊合,提高颗粒料的质量。该工序将会对颗粒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具体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淡水鱼料的后熟化时间保持在10~15 min为宜;河蟹颗粒料后熟化时间在20~30 min;对虾配合颗粒料后熟化时间在20~30 min。

2.4 入模水分对颗粒料耐水性的影响

原料在压制颗粒之前进行调质,通过饱和蒸汽的湿热处理,改善原料中的水分含量,使其易于制粒成型。入模水分的高低反映了调质的强弱程度,当入模水分低于14%时,只有模辊间隙为0.3 mm可进行有效制粒,但生产率偏低,电耗偏高。当模辊间隙增大为1.0 mm时,入模水分高于7.5%就很难进行有效制粒,另外,由于制粒和随后的冷却过程可去除的水分有限,过高的入模水分将使颗粒饲料很难达到安全储藏水分,因此,不宜采用过高的入模水分。入模水分的高低还直接关系到颗粒饲料耐水性的高低,本试验所测定的入模水分与饲料耐水性的关系如图4所示。

从图4可以看出:鱼用饲料原料入模水分在14%~16%、河蟹颗粒料原料入模水分在17%~20%;对虾配合颗粒料原料入模水分在17%~20%为宜。

2.5 环模压缩比对颗粒料耐水性的影响

环模压缩比也称为压模孔的长径比,随着压模厚度的减小,颗粒生产率会显著提高,电耗降低,但颗粒质量亦随之降低。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粒化系数过低,另一方面对颗粒饲料耐水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环模长径比对饲料产品的外观质量影响较大,主要是物料在环模孔内挤压时间长短引起的,长径比越大,挤压时间越长,物料温度偏高,产品颜色偏深;长径比越小,挤压时间越短,物料温度不高,产品颜色偏浅,且成品颗粒料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水生动物的采食和饲料的有效利用率。本试验研究了环模压缩比对颗粒饲料耐水性的影响,结果见图5。

从图5中可以看出:三种颗粒料的溶失率均随着压缩比的增大而呈下降趋势。实际生产中,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淡水鱼颗粒料的环模压缩比以15左右为宜;河蟹颗粒料环模压缩比在18~20;对虾颗粒料环模压缩比在18~22较为合适。

3 结语

本文仅在实验的条件下研究了原料粉碎粒度、调质温度、后熟化时间、入模水分含量及环模压缩比对水产颗粒料耐水性的影响。实际生产过程中影响颗粒料耐水性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所添加的粘合剂类型、后喷涂的工艺类型以及油脂添加量的多少等,只有合理的工艺流程和可靠的工艺参数相结合才能不断提高颗粒饲料的质量。(参考文献:略,作者:程秀花 杨应举)

 

来自:饲料天地

 

 
关键词:

友情链接
郑州华冠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三全路59号院1号楼100号

电话:13937198593 传真:0371-65608811

客服热线:18595863011(微信同号)

邮箱:office@86feed.com

页面版权所有 © 郑州华冠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营业执照 

豫ICP备07500367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郑州         

二维码